分页: 1 / 1

傅国涌2025年7月7日凌晨,因突发心脏病去世,年仅59岁

发表于 : 2025-07-08 16:06
leon
傅国涌2025年7月7日凌晨,因突发心脏病去世,年仅59岁
他是谁,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。
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刚刚去世的香港“四大才子”之一蔡澜,似乎路人皆知,成了焦点。而另外一个“四大才子”之一金庸,我高中时也时相当迷恋其作品。

傅国涌可以说是一个极为“朴实”的写作者,他在文字技巧上未必有多高的天赋,也不会抖机灵,但温和而坚定的性子和正常的三观,足以让他的写作变得扎实。
他认为,金庸的致命缺陷,就是始终未能成就知识分子的现代人格,“作为一个知识分子,起码要破除两个观念。第一个是破除帝王崇拜的情结。一个社会不能以权力的是非为是非,以皇上的是非为是非,小民要有自己的想法,有自己的是非。如果这个观念都没有破除,还是依附在权力情结下面,那是谈不上现代人格的。第二个要破除的是成王败寇的观念。我们中国几千年的观念里只有成败,没有是非。任何事只问成了没有,成了就了不起。就像今天,你要是总裁、执行官,要拥有亿万身家,你就是成功人士,整个社会就会仰望你,象众星捧月一样。如果你失败了,就只有跳楼。这个导向就决定了中国的命运。刘邦胜了,那就是汉家的天下;如果项羽胜了,照样是西楚天下。两个观念如果都没有破除,要想成为现代人格的知识分子,那是不可能的。金庸在这两个问题上,显然都没有过关。”
傅国涌还写道,金庸“身上有着非常强烈的忠奸观念。这个忠奸观念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根深蒂固,由来已久的。看一个舞台上的官员,总是看是忠臣还是奸臣,除了这一传统的尺度,没有其他更高的价值判断。……无论从小说层面还是在现实层面,他都完成了对权力的回归,最终没有能摆脱几千中国知识分子依附皇权,站在强者一边的特性”
我成年后非常之认同。

他留下的人生最后一条朋友圈,是关于列车砸窗事件的评论,只有两个字——“开窗”。
许鞍华的电影《千言万语》,男主角问绝食的神父:“你这样做有用吗?”神父的回答是:“有没有用,我这代人是看不到的,可能几代人都看不到。”
这是宿命,但绝不等于个体的努力不值一提,我们应该努力成为有一个现代人格的人吧。

有水泥路,我会想开上去;有小路,我会想走下去;无路,我会尝试开路。我就是我,不会像一些人被所谓规则或者活下去的念头压抑成死物,毕竟一车高温中的猪都知道四处闯荡。
微信图片_20250708160241.jpg
微信图片_20250708160229.jpg